1、焯水是比较健康的烹饪方式,既可以省火也能减少植物油的使用。在热水中,农药的溶解性增强,因此去除农残的效率比冷水高。焯水时,蔬菜中水溶性的营养成分会流失一部分,比如维生素C,所以焯水时间不能太长。研究显示,焯水1~10分钟,去除农残的效果都不错,而且并不是时间越长效果越好。考虑到营养流失的因素,建议焯水1~2分钟为宜。比如清水漂洗“广东菜心”5~10分钟,可以去除甲胺磷残留30%左右,而焯水1分钟就可以去掉90%以上。焯水去农残的效果不错,很多绿叶菜可以采用这种方法,但有不少蔬菜不适合焯水,更不用说水果了。 2、清水浸泡、流水冲洗是最基本的果蔬清洗方式,它简单、廉价、适用面广。很多研究表明,长时间浸泡对去除农残并没有好处。一般认为10~15分钟的浸泡效果较好,这是因为,浸泡时间过长,果蔬会重新将农药吸附进去。此外,多次浸泡和一次长时间浸泡区别不大,直接流水冲洗的效果也并不好。对于黄瓜、苹果等瓜果类,如果不准备去皮,可以浸泡后在流水下搓洗、擦洗。 3、淘米水和面粉水均为弱碱性,这可能与其中的淀粉和矿物质有关。在弱碱性环境下,有机磷农药的去除效率比清水略高一些。此外,面粉、淀粉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吸附作用,有助去农残。 4、碱水理论上确实可以破坏一些农药,尤其是有机磷农药。而盐水可以通过改变果蔬表面的通透性,让它们把农药“吐”出来。不过研究显示,要产生明显的效果,它们的浓度至少需要2%,当盐水或碱水浓度低时,和清水洗的效果并无显著差异。这意味着一升水要加20克,洗菜盆里加一小勺肯定不管用,得加一大把,但这样做既不经济也会导致水溶性营养素流失更多。此外,碱水还会带来新问题,比如将敌百虫转化为毒性更大的敌敌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