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理清洗材料与设备网,物理清洗材料与设备行业门户网站!
中国物理清洗材料与设备网提供物理清洗技术与材料,桑蚕丝的洗涤方法,油切材料,物理清洗设备,物理清洗产品技术和信息交流,为物理清洗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支撑.
网站首页 新闻资讯 专题活动 热点关注
技术动态 油切材料 油切技术 油切认证
物理洗碗 物理洗衣 物理洗浴 会员企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会展信息 品牌推荐
最新产品 招商加盟 木齐创业 互动专区
物理清洗专题 物理清洗创业 物理清洗专家
当前位置:中国物理清洗材料与设备网 > 正文
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残留危害
来源:中国物理清洗材料与设备网 发表时间:2017/5/3 15:01:15 阅读:2208

 

  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是一种N-取代基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由于其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特点而受到重视,目前的氨基甲酸醋类杀虫剂已有一干多种,登记可使用的也有上百种。

  用于农业上的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可分为两类,一类是N-烷基化合物,用作杀虫剂,另一类是N-芳香基化合物,用作除草剂。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和有机磷农药一样是一种抑制胆碱酯酶的神经毒物,但氨基甲酸酯类和胆碱酯酶作用不形成氨基甲酰酯。它是一种可逆性抑制剂,水解后可复原成酯酶和氨基甲酸酯,因此它的中毒症状消失快,并且没有迟发性神经毒性。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在作物上的残留时间一般为4d,在动物的肌肉和脂肪中的明显蓄积时间约为7d,残留量很低。在植物性食品中通常可以检出呋喃丹、西维因等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除了特殊情况外,一般含量均不超过国家标准。

  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进入人体内,在胃中酸性条件下可与食物中的亚硝基化合物的前体物质—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反应生成亚硝基化合物,而亚硝基化合物具有致癌作用,因此可以认为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具有致畸、致突变、致癌的可能。WHO允许食品中最高残留量(mg/kg):稻米和小麦为5,全麦粉和根茎类为2,家禽和蛋为0.5,精白面粉为0.2, 奶制品为0.1。

声明: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发邮件至785811679@qq.com,我们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热点文章
电话:0531-67806263 客服:400-8708-360
Copyright © 2025 www.wulixidi.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物理清洗材料与设备网 版权所有 
本网站不以盈利为目的